宋朝為何分南北?解析一場遷都背後的歷史密碼 為啥要分南宋北宋

宋朝為何分南北?解析一場遷都背後的歷史密碼 為啥要分南宋北宋

圖:南宋地圖

當時的杭州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十分繁榮,為南宋政權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南宋朝廷名義上仍稱自己為宋朝正統,時刻想著收復北方失地,但實際上卻蜷縮江南,安心做一個偏安一隅的割據政權。

而宋朝北方的大片領土都被金朝佔據。

02紹興和議:隱在背後的邏輯

表面上看,靖康之恥中,徽、欽二帝被金朝俘虜,導致北宋滅亡,南宋建立,這是宋朝遷都,劃分南北的直接原因。

然而,南宋之後的發展卻讓人看到背後隱藏的真正原因。

1140年,金朝大舉入侵南宋,卻遭到南宋各路抗金軍隊的沉重打擊,接連敗退。

岳飛率領岳家軍取得郾城大捷,大敗了金軍的主力,先後收復了鄭州、洛陽等城。南宋舉國上下都想要收復北方,抗金形勢一片大好,

然而,宋高宗卻害怕岳家軍從金朝迎回徽欽二帝,從而威脅自己的帝位。

於是,高宗和秦檜商定,命令各路軍隊班師,並在一天內連下十二道金牌逼令岳飛退兵。

宋軍收復的國土又拱手讓給了金朝,北伐功虧一簣。

第二年,宋高宗提出與金朝議和,並答應了金朝 「必殺岳飛」的條件,與金朝簽訂了「紹興和議」。

雙方達成和約:宋向金稱臣,金冊封趙構為皇帝;雙方以淮河至大散關(陝西寶雞西南)為界;宋每年向金納貢銀、絹各25萬兩、匹。「紹興和議」徹底暴露了宋高宗內心不想收復北方失地的想法,即使是向金稱臣的 「偏安政權」 ,只要他能當皇帝,就在所不惜。

這一年裡,岳飛被害。金人得知后,連連擺酒慶賀。

岳飛一心報國,卻落得如此悲慘下場,不僅令眾多抗金將士寒心,也讓南宋失去了最有戰鬥力的軍事力量。

自那以後,南宋主和派佔據上風,統一的夢想就此破滅。

03重文抑武:刻在基因里的障礙

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之初,為了避免中晚唐藩鎮割據以及五代軍人奪權的情況,制定了「重文輕武」 的國策。

這一政策貫穿北宋和南宋,從根源上削弱了其統一的能力,成為宋朝難以實現大一統的關鍵因素。 「杯酒釋兵權」解除了武將的兵權,將軍事權力集中到中央; 設立中央禁軍,不再設置最高統帥,而是分為三衙,即殿前司與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三衙鼎足而立,相互牽制,避免了五代時期屢屢禁軍政變,危機皇權的可能。 這一點,宋太祖趙匡胤最有感觸,當初他發動政變奪取後周政權時,擔任的就是殿前都點檢,當時是禁軍最高統帥。 建立樞密院,分掌軍政大權,而三衙雖掌握禁軍,卻無調兵和發兵之權。調兵權與領兵權分離,相互制約,加強了皇權對軍隊的控制。 實行 「更戍法」,駐屯京城的禁軍和外地禁軍定期調動,造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局面,防止武將擁兵自重 。

此外,在經濟方面,宋朝還採取用錢換和平的策略。

1005年的 「澶淵之盟」,北宋每年要向遼國輸送白銀10萬兩,絹20萬匹; 1044年的 「慶曆和議」,北宋每年向西夏交納銀7.2萬兩、絹15.3匹,還有3萬斤茶葉; 1141年的 「紹興和議」,南宋每年向金朝交納銀、絹各二十五萬兩、匹。大量的歲幣支出,加重了百姓的負擔,也削弱了國家的經濟實力,導致宋朝軍事弱小,無法抵禦強敵,南北統一更是痴人說夢。

04歷史啟示:統一與否關鍵在人

宋朝之後一百多年後的明朝,也發生了一次類似「靖康之恥」的皇帝被俘事件。

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聽信宦官王振慫恿,親征瓦剌,結果在土木堡被圍,全軍覆沒,英宗被俘,史稱 「土木堡之變」。

消息傳回京城,朝野震動,當時京師精銳的騎兵全都在土木堡失陷,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有人主張遷都避難,遭到兵部尚書于謙的堅決反對。

于謙厲聲說:「提議南遷的人應當斬首。京師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動便大事去矣。難道不見宋朝南渡的故事嗎?」于謙力主抗戰,一方面積極組織軍民加固城防,籌備糧草,招募新兵;另一方面,擁立朱祁鈺為帝,即明代宗,穩定了朝廷的人心。

在他的帶領下,明朝軍民上下一心,眾志成城,成功擊退了瓦剌的進攻,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

這場勝利不僅保衛了京城,也保住了明朝半壁江山,明朝國祚得以繼續延續。

反觀宋朝,同樣皇帝被俘,宋高宗趙構卻避戰東南,求和苟安,南宋也徹底失去了統一的希望 。

歷史是面鏡子,宋朝南北劃分,其背後是統治者的昏庸和短視,國家統一與否,關鍵在人。返回搜狐,查看

相关推荐

层层恐惧
365游戏盒子

层层恐惧

08-31 👁️ 1816
一文尽览鲜花电商的营销之道
365bet娱乐登录

一文尽览鲜花电商的营销之道

10-14 👁️ 1261
拜拜求签要怎么求?青龙古庙详细攻略来啦!
365bet手机客户端

拜拜求签要怎么求?青龙古庙详细攻略来啦!

08-20 👁️ 6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