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切 · 格瓦拉?

如何評價切 · 格瓦拉?

剛好又看了一遍切·格瓦拉傳,這次又是一種不同的感受。記得第一次是被他的狂熱和抱負震撼,而這一次震撼倒沒有,只是覺得他很真實,很多人甚至整個拉丁美洲其實都對他有所虧欠。

很多人對他的印象應該只是紅色革命家、五角星、古巴、大鬍渣、雪茄…(度娘好多圖),應該很多人見過(想當年我還穿過這件衣服,囧)。

其實他更有趣的標籤是:阿根廷人、帥哥、屌絲、先天性哮喘病、醫學博士、古巴三巨頭(菲德爾·卡斯特羅、勞爾、他)、39歲掛掉。

首先他是阿根廷人,還是貴族。因為先天性哮喘,童年基本都在病療,不能上學,他媽就做他啟蒙老師,可能是因為他媽的叛逆、愛冒險、不羈性格對他的影響,所以他骨子性格更偏向他媽,愛冒險、固執偏執、獨立、激進。

在青少年時代,他就是個屌絲,雖然是個帥哥名媛,但從來都不修邊幅,髒亂差各種瞎搞瞎玩,不過很多地方還是跟現在的年輕人一樣,17歲初戀,20歲失戀,分手原因是她爸媽不允許,說他太屌絲。他一氣之下就騎車窮游拉丁美洲,屌絲公子哥就在這時初步認知了各國民生、貧富差距、美國對各國滲入影響等。然後就在家靜修看書考研考博,其中有一些紅色書籍。馬克思、列寧亂入。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考博最後一科時,因為之前搗碎病體內臟處理不當,吸入病毒,考試那天高燒加哮喘,奄奄一息,但還是去了考試,最後還拿到了醫學博士學位證。

拿到證後就飛起了,跟基友一起周遊列國。先是下海當船醫,吐到沒朋友,用菜刀切闌尾,然後回到拉丁美洲各地掛醫牌,各種騙吃騙喝,或者到當地醫院工作一陣休養。重點來了,在瓜地馬拉,經朋友介紹認識了當地的革命組織(共產主義),想不到幾個人臭味相投,加上當時他身上一窮二白又加上哮喘,革命者的糖衣炮彈讓他感動(特別是他第一任老婆),期間革命者跟他進行了很多思想碰撞,還給了他很多紅色書籍洗洗腦,然後在酒吧他頭腦一熱就宣言加入他們(切·格瓦拉拉丁美洲宣言)。沒多久,組織就被美國及當地政府聯合一鍋端,當時他就呵呵了。

坐了幾個月牢,官方鑒於他是阿根廷人,然後就把他放了。他跑到墨西哥跟他未婚先孕的女友結了個婚,正好當時卡斯特羅也被流放到墨西哥,又一次碰撞。以上,25歲。

之後就陪著卡斯特羅鬧革命。武裝革命,游擊戰,農村包圍城市,解放古巴,獨立政權,《哈瓦那宣言》跟美國撕逼,跟蘇聯牽手,古巴導彈危機,蘇聯變相叛變等等…革命形式跟中國差不多,美國制約政策也如出一轍。但至今為止,在拉丁美洲也就只有古巴一個真正獨立而已,神話般的存在。而切·格瓦拉,在幫助玻利維亞革命時又被一鍋端了,沒有呵呵,掛了,39歲。

對於古巴武裝革命,值得一說的是它的規模非常小,而且佔盡天時地利人和。革命軍共120多號人,乘船往古巴時,又被一鍋端,最終22人成功抵岸,上岸後又被搜索圍剿,剩16。(三巨頭竟然都沒死)之後在卡斯特羅的率領下,游擊戰,養農民,招士兵。加上當時古巴政權腐敗、作為美國傀儡,民有怒不敢言,所以革命軍不斷壯大,佔盡優勢。革命軍在佔領種植園時,有時僅僅發幾聲空槍,守園人便繳械投降,一切沒有想像中那麼慘烈,佔領哈瓦那(首都)時也沒用飛機坦克,小米加步槍就夠了。但相對小國而言犧牲也挺慘烈。

古巴是古巴,切是切。這書里主角終究還是他,古巴只是他一部分。對於切·格瓦拉,他在宣言里說過,他的抱負就是團結全拉丁美洲,將拉丁美洲脫離帝國主義的控制,各國創造屬於自己的歷史。抱負一直沒變,他也一直在努力,但是最終這團火終究還是沒燒起來,倒是點亮了古巴。為什麼沒燒起來,原因應該很複雜,再說再說。

且說說三巨頭。菲德爾·卡斯特羅挺屌的人物,學識淵博,大智,有魄力,統帥力號召力都在古巴擺著,治國也是超人,但他終究還是欠切·格瓦拉的。切對古巴可以說是盡心儘力了,無論是對革命還是建國、外交,卡斯特羅也是知道切的抱負的,但為他做的卻相當少,特別是在切死後。為切設立一個國葬一個紀念日並不能完成切的心愿。卡斯特羅終究只是在完善自己的心愿——解放古巴。可以說卡斯特羅太狹隘,也可以說他身不由己,客觀與主觀原因慢慢斟酌。

勞爾是卡斯特羅他弟,即現任古巴領導人,也是一個典型戰士,熱血、強悍、勇猛、剛烈,往往這種人也蠢。他是跟切平起平坐的,或者說他們仨之間都無所謂官銜、階層顧忌(再說當時他們的社會主義也很純粹簡單)。

再說說切,切·格瓦拉倒是綜合了卡斯特羅和勞爾的特質,博學、睿智、狂熱、頑強、激進、自律。擁有超強的個人魅力,曾經作為古巴首席外交官飛遍全世界,所有人的評無一不是博學、聰明、風趣···幫古巴賺了不少外快,也拉攏了不少夥伴(蘇聯便是之一)。但個人覺得,切身邊沒有卡斯特羅這種人物終究是很難成事的,因為他缺大智。

三巨頭中,切的社會主義理論是最足的,同時也是最堅定的,當蘇聯有意向古巴拋出橄欖枝,切立即跟美國撕逼,大聲宣揚古巴是社會主義國家,而這一行為對古巴造成了不小恐慌,卡斯特羅也私下說古巴還沒準備好,但卡斯特羅還是硬著頭皮上了,切的這一行為加速了古巴完成了又一件歷史大事件。另一件事:古巴導彈終究只是成了個危機。三巨頭都怒了,因為這事古巴跟蘇聯撕了一次逼。因美國與蘇聯私下籤訂協議,讓蘇聯取消了古巴導彈項目。切呵呵了。之後蘇聯不斷地對古巴進行補償,資助,扶持,但在切看來這會導致古巴過度依賴蘇聯,最終形成的狀態跟帝國主義沒有兩樣,其實這些卡斯特羅都知道,而切沒看出來。最終,切開始思考自己在古巴的位置,他在古巴的任務是否已經完成,他是時候掀起下一場革命了?下一場革命,玻利維亞,失敗,47年前,1967年,39歲。

如何評價切·格瓦拉?對於切·格瓦拉的評價,可以從名字說起。切·格瓦拉原名:埃內斯托·拉裴爾·格瓦拉。格瓦拉的前綴都被切代替,後世都稱他為切·格瓦拉,或切。在古巴革命前期,就一直被古巴人叫「切」,「切」在拉丁語里常用做問好、讚歎,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好啊,牛逼喔,贊喔之類。囊括其一生,贊喔·格瓦拉無異於是對他最好的評價。

我說的只是負面的。畢竟,che的正面能量太多

埃斯內托的人生,在我們看來是如此的風光,是如此的浪。從阿根廷到秘魯,從瓜地馬拉到墨西哥,從沒落貴族到共產主義戰士。他可以騎著單車穿越阿根廷,他可以憑藉才智一路騙吃騙喝...然而我們沒看到默默一路給他擦屁股的家人,朋友。 他不在意層次的分明,然而他自己的博士頭銜,貴族的圈子,阿根廷人的身份都幫他一次又一次完成了人生26、7歲以前的積累。

我們不能僅僅看到他的熱血,不能看見他這麼有衝勁就去說,啊,我也想過這種生活。我們可以追求,但之前,我們需要積攢。我們不是含著鑰匙出生的人。

他是如此的浪,如此的渾不在意....如果僅僅看他和伊爾達的感情經歷,我們會說。。他是渣男。他看中的是伊爾達給她的社交圈子,性...che的日記中寫到他自己都相信會離婚...結婚只是伊爾達懷孕了...

--------------------------------------------------------------更新------------------------------------------------------------------------拖拖延延,花了將近半個月才把這本書看完。che的整個高峰是在古巴。當然,我不好說他在古巴那套經濟改革對與不對。不過畢竟他過於重視精神的自覺性了。他描述的「社會主義新人」完全就烏托邦式的人。 無私奉獻,無所顧及。 星期天去義務勞動。 理論上講為了一個國家的建設,的確需要這樣的覺悟,但是真的是大多數人願意這樣做?還是,這一切都是為了討得che的歡心?

這讓我聯想起我們國家的同一時期。 不可否認,老一代革命黨人真的是把一身甚至下一代都獻給了共和國的建設。從這點上講,似乎,教育、學識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che如果沒有廣泛的閱讀,包括「馬恩」的,書籍,很難相信他對「精神上的自覺」有如此大的熱忱。

而後來,他去了剛果,希望他的第五縱隊能夠在紛亂四起的非洲大作為一番,就像複製當年的古巴革命一樣。然而他失敗了,徹徹底底的失敗了。白白的死了人,消費了一些追隨者對他的信任,甚至引發了他的同伴對「南美洲大革命」可行性的思考。這點上,che顯示出他不是統帥,而是參謀的本質。他沒有仔細考慮非洲的人文情況,武斷的認為這裡的人民在起義,因此可以被我們利用。但是從實際效果來看,非洲人民似乎在思想覺悟,或者說教育基礎上,更加偏向於野蠻人。為了性為了口食而起義,有了一塊地方就成天逛妓院吃吃喝喝。 che試圖進行教育,開辦政治教育。

但實際上,gap是如此之大,che在黑人們眼中就是一個外來者,一個從報紙上聽說過的人,僅此而已。&<依然是教育問題。如果非洲當地的一些中層領導人有類似che的傾向,結果我相信會好轉許多。&>

而che後來在玻利維亞的行動,在我看來則是荒唐。 他在當地的行動完全沒有受到農民的支持。當地人把他們當作外來人,甚至當作巫師。&<愚昧的人民,愚昧的大眾..&>。同非洲問題一樣,沒有土壤的支持,種子再優秀也不會發芽。che還是因為有了cuba的成功,而固執的相信他在這兒也能行。某種意義上來說,他也是死於他的固執。雖然,他自己從來不把自己當作活的人,而把每一天都當作向未來借的時間。

個人感受:che已經超越當時的時代絕大多數人,他熱忱,富於冒險精神,敢於付出。同時,他固執,不願意相信失敗,把任何主動妥協都認為是可恥的後退,在精神上不被原諒。這造就了他在剛果,在玻利維亞的失敗:因為他過於相信過去的經驗,而沒有結合實際情況。

另一點就是,讀書真的很重要,「讀書可以明智」這句話再一次被血一般的歷史驗證了。嗯,不讀書的人民根本無法理解che。當然,或許讀書也會讀成右翼,但「右」的出現一定會裹挾著或多或少的「左」。 嗯,看來,趁年輕多讀書是好事,讀書要一輩子繼續下去。

真正的共產主義者,從巴貝夫起一直到犧牲於反動派和昔日入閣同志鎮壓之下尼泊爾革命游擊戰士的那一共運傳統一部分。然而,他用船送走了古巴托洛茨基主義者,作為那段歷史時期的巨人,他還是相信著某些偏見,哪怕不是正統斯大林主義的,多少也接近於毛主義的。今天,各個派別(托派、毛派、「不背歷史包袱」泛左翼馬克思主義者)都在紀念他,因為作為一個「革命」符號,他吸引著各種不滿的激進青年,那些派別和山頭的負責人們並沒有他對革命事件與無產階級解放的忠誠,然而熱血青年們卻代表著左翼皮包生意的人力資源。無產階級立場的革命馬克思主義者應該把他當作值得尊敬的前輩,然而,我們要在他倒下去的地方重新出發,就必須與他曾疑惑但卻對反抗它有疑慮的傳統徹底決裂。

一個賭徒,剛開始小賭小毛鬧,後來賭上癮了,被抓關了起來。出獄後後來遇到兩兄弟也是賭徒,三人一拍即合打算設局賭大的。剛好有兩賭場大老闆鬥氣,他們渾水摸魚賺了很多錢,從此發了,他們一起吃喝玩樂享受生活。後來那兩兄弟不打算賭了,想做點正經生意。他很不同意,打算拆夥自己單幹,帶著幾個馬仔就想到處設局。誰知好運不在,被以前一賭場大老闆接連暗算,最後窮困潦倒,被手下出賣,客死他鄉。

精神病帥哥

先鋒書店裡有好多他的臉。。。

我只想說,不管他的才能、出身等等,他是一個革命者一個堅定的革命者,這就是他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他的光輝成就並不在於取得勝利――所以勝利與否並不重要――而在於將現實化為符號。~~福柯我們時代的完人~~讓·保羅·薩特

格瓦拉的國際主義思想和革命精神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但從戰略上來看,格瓦拉有一些重大的失誤(參考周總理對他的評價:轉自鐵血-周恩來這樣評價格瓦拉「所謂格瓦拉的「游擊中心」,就是跑到那裡放一把火就走。就象我們的盲動主義似的,脫離群眾,沒有黨的領導。這種思想,在世界上相當一部分群眾中有影響,我們過去沒有注意…………」)。精神可貴,方法未必可取。如果真的要學習鬥爭路線,還是去讀毛選比較合適。

「別開槍,我是切·格瓦拉,我活著比死了有價值」

妄人

他是真的共產主義者,但是作。

跟隨卡斯特羅之前的那段少年時期比較有意思。廣泛讀書,與哮喘鬥爭,被初戀甩,多次遊歷拉丁美洲,攻讀醫學博士...切註定就是一個不安分的人,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投身革命是早晚的事。有什麼比革命更能讓一位精力旺盛的沒落貴族更能得到發泄的?他對底層人民的疾苦有一定了解和同情,由於身份的緣故也能與因循守舊的精英階層進行往來,在矛盾中他更能察覺到社會的不公,進而產生美好的理想。這段時間他比較自由,了解了拉美各國的社會狀況,大大拓寬了視野,並且多學了一點馬克思主義,也加深了對美帝的不滿。投身革命之後每天帶一群下級打游擊,他更多地像一位小小的「頭兒」而不是一位對馬克思主義有深刻理解的同志,脫離人民群眾,略殘暴。切有著強大的學習能力,能很好地吸收知識。他說話的口吻有時會讓我想到保爾·柯察金,他也看過鋼鐵的,私以為他在思想層面上並不如保爾,就是說我覺得他革命更多的是為了滿足他自己的榮耀感。在感情方面切沒什麼可說的,畢竟切年少時讀過弗洛伊德的理論,並且比較自大。追求自由算是歷史潮流比較提倡的一個方面,切的一些話隨便說說還讓人覺得挺舒服自在的。比如「這就是我,真實的我,不管你喜歡與否;你沒法改變它,所以你最好習慣它」(我就是不會受你們這些家人的約束,反正貴族的財務問題總有人幫忙解決,我有身份還有人格魅力我怕誰),很容易被人用來標榜個性。綜上,切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雖然槽點比較多,也比較局限。

狂熱的理想主義者,堅定的革命家,失敗多於成功的軍事行動派,缺乏治國經驗的政治理論家,被傳媒過分誇大和渲染的悲劇英雄

雪茄王子,給房地產代言不要錢吧

背叛革命理想的燈塔熄滅倒塌,美帝國主義的走狗多了一坨,美帝國主義野心狼的貧民窟更加暗無天日

推薦閱讀:

相关推荐

315消费维权|斐乐售后形同虚设、质量差劲等问题,引发多名消费者投诉不满
徐悲鸿义子骆拓:中国画的哲学意味最吸引人
365bet娱乐登录

徐悲鸿义子骆拓:中国画的哲学意味最吸引人

07-12 👁️ 2088
豆豉鲮鱼怎么做才鲜香入味?老广教你传统做法,骨酥肉嫩超下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