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商+云计算 龙头。
1. 发展历程:从 B2B 电商平台到互联网龙头
阿里巴巴是国内互联网龙头,公司 1999 年成立,以“天 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为使命,逐步从成立之初的电子商务公司发展成为目前业务板 块包含淘天集团、云智能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菜鸟集团、本地生活集团、 大文娱集团六大板块及其他业务的互联网龙头。FY2024,阿里巴巴集团实现营收 9412 亿元营收,713 亿元净利润;按 GMV 口径来看,淘天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 的数字零售商业体,阿里云也成为世界第四大,亚太地区最大的基础设施 IaaS 服 务商及中国最大的公有云(包括 PaaS 和 IaaS)提供商。公司历史发展主要经历了 以下几个阶段: 以 B2B 业务起家,创立与早期发展阶段(1999-2002 年)。1999 年阿里巴 巴集团在杭州创立,早期主要聚焦于 B2B 电子商务平台,集团首个网站是 B2B 阿 里巴巴国际站 Alibaba.com,随后又推出 B2B 国内站点 1688.com。2001 年阿 里巴巴注册用户数超过 100 万。
由 B2B 向 B2C&C2C 发展,淘宝天猫两开花;初探云业务&海外市场(2003 年-2012 年)。2003 年淘宝创立,业务扩展至 C2C;2008 年淘宝商城(现称“天 猫”)独立上线,业务领域进一步扩展至 B2C,至此阿里已经成为业务模式包含 B2B、 B2C、C2C 的电商平台。2010 年淘宝推出专注于限时促销的销售和营销平台聚划 算,并推出手机淘宝客户端;2011 年聚划算、淘宝商城从淘宝分拆出来成为独立 平台。淘天在这一阶段实现了快速的扩张,截止 2012 年前 11 个月淘宝和天猫平 台合计 GMV 超过 1 万亿元。国内电商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阿里开始尝试拓展 海外市场,2010 年推出全球零售交易平台速卖通(AliExpress)。2009 年阿里云 成立,国内最早布局云计算业务,领先于 2010 年相继发布云战略的腾讯及华为。 革新与深化:转型移动互联网,集团从电商向互联网服务商扩张;加码海外市 场&云业务(2013 年-2018 年)。2013 年阿里巴巴集团启动“All-in 无线”战略, 向移动端转型,在 2017 年“双 11”期间,淘宝移动端成交额占比已经超过 90%。 2015 年时任集团 CEO 张勇提出了“小前台,大中台”的中台战略,实现资 源协同共享,方便公司业务快速实现从电商向其他业务的扩张。2013 年阿里与其 商业伙伴共同创立菜鸟网络;2014 与银泰成立合资企业发展 O2O 业务、将阿里 旅行(现称“飞猪”)从淘宝旅行中独立,并投资高德地图;2015 年推出钉钉,与 蚂蚁集团合资成立本地生活平台“口碑”并获得“阿里健康”控股权;2016 年首 家“盒马”门店开业并取得“优酷”控股权;2018 年收购“饿了么”并与“口碑” 合并成为集团旗下本地生活业务;2019 年获得阿里影业控股权,收购进口电商平 台考拉。
海外业务布局在这一阶段也实现快速发展,继 2010 年推出速卖通后,2016 年阿里取得东南亚领先电商平台 Lazada 控股股权,并在 2017 年将 Lazada 的持 股比例由 51%提升至约 83%,2018 年进一步增资 Lazada 20 亿美元。2017 年 阿里正式成立“天猫淘宝海外”,服务 1 亿海外华人市场;2018 年全资收购领先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缅甸和尼泊尔市场的电商公司 Daraz。 云业务方面,2016 年阿里云宣布在中东(迪拜)、欧洲(法兰克福)、澳大利 亚(悉尼)和日本(东京)开设新的数据中心;2017 成立达摩研究院推动科技创 新;2018 年于英国开设两个可用区,加强欧洲业务。 在资本市场方面,阿里集团于 2014 年实现纽交所上市。 电商业务调整,增加补贴&平价频道应对竞争(2019 年-2022 年)。2019 年 阿里实现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伴随拼多多、抖音电商等快速发展,行业 竞争加剧,2019 年阿里整合聚划算、天天特卖、淘抢购在内的多个主打高性价比 的平台,形成新的淘系销售平台;2019 年双十二,淘宝正式推出百亿补贴。2020 年阿里正式推出“淘宝特价版”,满足低价产品需求,并在 2021 年更名为“淘特” 实现品牌升级。 战略理顺,聚焦电商和云计算两大核心(2023 年-至今)。2023 年 4 月,阿 里云推出自研 AI 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并在同年 9 重新确立“用户为先、AI 驱 动”为集团两大战略重心。在 2023 年天猫双 11 全周期内,淘天集团参与商家、 交易买家及订单量等指标,较去年同期相比均录得同比正增长。
2.组织及人事变革梳理:顺应时势,持续进化
阿里巴巴自成立至今,持续进行组织架构调整,以适应时代变化&业务发展。 公司历史组织架构经历了以下变革: 公司早期业务分为 B2B(1999 年成立)、淘宝网(2003 年成立)、支付宝(2004 年上线)、雅虎(2005 年收购)四大业务板块,2008-2009 整理雅虎业务并深化 “大淘宝战略”,合并淘宝和阿里妈妈。2010 年大淘宝裂变为淘宝(C2C 模式)、 一淘网(搜索模式)、商城(B2C 模式)。 2011 年淘宝“一拆三”,拆分为淘宝、天猫和一淘,分别以姜鹏、张勇、吴泳 铭带领团队,以探索未来电商的产业模式。 2012 年,集团为上市做准备,拆分为淘宝、国际业务、一淘、小企业业务、 T MALL、阿里云、聚划算七大事业部,并在 2013 年进一步从七大事业部拆分为 25 个小事业部,更小的事业部在当时移动化变革的关键阶段带来了更多灵活性。
2015-2018 年期间阿里实施“小前台、大中台”的组织架构变革。2015 年 5 月,张勇接替陆兆禧成为集团第三任 CEO,上任后,张勇提出了“小前台,大中 台”的组织架构变革。公司在 2013 年以来持续投资并购多个板块及公司,“小前 台,大中台”的组织架构能够使前台剥离后端技术包袱,轻装上阵。2017 年阿里 推出“五新战略”(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能源、新技术),2018 年全力打 造“阿里商业操作系统”,将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将天猫升级裂变为“大天 猫”,成立新零售技术事业群。 2019 年 9 月,马云正式退休不再担任阿里董事局主席,集团 CEO 张勇接任; 同年,阿里组织架构从网状管理结构升级到板块化治理探索,云智能、B 系两大业 务板块开始实行板块治理,由业务总裁代表集团分管。2020 年,公司提倡“敏捷 组织”,推行多元治理结构下的经营责任制,并在 2021 年双十一后进一步推行。 2021 年 12 月,阿里宣布自 2015 年以来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调整,组织架 构从之前的中台战略升级为“多元化治理”,此次调整将淘宝、天猫、阿里妈妈在 内的大淘宝业务,以及 B2C 零售事业群,淘菜菜,淘特和 1688 等业务,共同形 成“中国数字商业板块”由戴珊分管;将速卖通和国际贸易及 Lazada 等海外业务 整合为“海外数字商业板块”,由蒋凡分管。
2022 年 12 月人事调整,张建锋不再担任阿里云智能总裁,而由张勇兼任; 吴泽明接替程立担任阿里巴巴 CTO;蒋芳接替童文红担任阿里巴巴 CPO。 2023 年 3 月,宣布启动“1+6+N”组织变革,在阿里巴巴集团旗下设立淘 宝天猫商业、云智能、国际数字商业、菜鸟、本地生活、大文娱六大业务集团,而 N 代表盒马、飞猪、银泰等多家业务公司,可以独立融资或独立上市。 2023 年 9 月,张勇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蔡崇信出任 董事会主席,吴泳铭出任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和蔡崇信接过交接棒后,宣布确立“用户为先、AI 驱动”两大战略重心,并据此进行业务梳理,重塑业务战略优 先级。至此,阿里重新聚焦两大核心业务“电商+云计算”,同年 11 月 1688 及闲 鱼、钉钉、夸克一起被列为阿里第一批战略创新业务。
最新六大业务董事会成员确立,集团 CEO 吴泳铭身兼数职挑大梁。2023 年 9 月,张勇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蔡崇信出任董事会主席, 吴泳铭出任集团首席执行官。截止 5 月 14 日阿里最新财报披露,战略调整后的六 大业务集团董事及 CEO 名单共 18 人,其中 15 人为阿里巴巴合伙人。吴泳铭目前 除了担任阿里巴巴集团 CEO,也身兼“淘天集团”及“云智能集团”两大核心业 务 CEO,并位列于 4 个集团的董事会中(阿里巴巴集团、淘天集团、本地生活集 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挑起集团“用户为先、AI 驱动”两大战略发展的大 梁。
3.经营&业务:六大业务板块,聚焦电商&云计算
阿里巴巴集团目前主要分为六大业务板块及其他创新业务,FY2024 实现营收 9412 亿元(考虑分部间抵消及未分配收入),yoy+8.3%,分业务来看:1)淘天 集团包含淘宝、天猫(含天猫超市&天猫国际)、闲鱼、1688 等,FY2024 实现收 入 4349 亿元(yoy+5.2%),占集团收入比例约 42.8%,实现经调整 EBITA 利润率 44.8%,是公司业务的基本盘及利润的主要来源。2)云智能集团 FY2024 实现 收入 1064 亿元(yoy+2.8%),占集团收入比例为 10.5%,实现经调整 EBITA 利 润率 5.8%,也是公司未来聚焦的主要业务方向。3)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主要 包括速卖通(AliExpress)、Trendyol、Lazada、Daraz、Miravia 等出海 To C 电 商平台及阿里巴巴国际站,FY2024 实现营收 1026 亿元(yoy+45.5%),占集团 收入比例为 10.1%,实现经调整 EBITA 利润率-7.8%。4)菜鸟集团 FY2024 实现 营收 990 亿元(yoy+27.7%),实现经调整 EBITA 利润率 1.4%。5)本地生活集 团 主要包括饿了么及高德地图两大业务, FY2024 实现营收 598 亿 元 (yoy+19.0%),实现经调整 EBITA 利润率-16.4%。6)大文娱集团包含优酷、阿 里影业及大麦等业务,FY2024 实现营收 211 亿元(yoy+14.6%),实现经调整 EBITA 利润率-7.3%。7)其他业务包含钉钉、夸克、UC 浏览器、高鑫零售、盒马、 阿里健康及灵犀互娱等,其他业务合计 FY2024 营收达 1923 亿元(yoy-2.4%), 经调整 EBITA 利润率-4.8%。
集团层面,FY2024 实现合并经调整 EBITA 利润率 17.5%,GAAP 净利润 713 亿元(yoy+7.6%),GAAP 净利率 7.6%;FY2024 实现 Non-GAAP 净利润 1575 亿元(yoy+11.4%),对应 Non-GAAP 利润率 16.7%。
4. 公司/股权架构:收购菜鸟部分股权加强业务协同,马 云实际已成为阿里最大股东
收购菜鸟部分股权,加强集团对主要板块的业务协同。相比于淘天、云计算、 大文娱等业务由集团全资控股,截止 2024 年 3 月 31 日阿里集团持有菜鸟股份不 足 70%;为更好加强物流网络与电商业务协同,2024 年 3 月 26 日阿里发布公 告,决定撤回菜鸟上市申请,并以现金要约收购菜鸟少数股东的所有股权和员工已 归属的股权,涉及金额达到 37.5 亿美元,加强电商核心业务与物流的协同聚焦。 股权结构:账面股权结构来看,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软银集团为公司第一 大股东,持股比例达 14.2%,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达到 1.8%。实际股权 结构来看,2020 年 4 月软银旗下全资子公司 Skybridge LLC 使用 5.123 亿股阿 里巴巴股票(约 6400 万 ADR)与金融机构签订预付远期合约,并分阶段实施减 持阿里股票,以解决自身现金流问题。同时,阿里核心管理层&创始人也增持股份, 2023 年四季度马云增持阿里 5000 万美元,蔡崇信家族基金也增持了价值 1.5 亿 美元。据《21 世纪经济报道》,目前马云取代软银,成为阿里实际最大单一股东。